2018年3月12日 星期一

經濟02-07價格機能與市場均衡

2-7.1價格機能(Price Mechanism):又稱市場機能。

意義

在市場上,買賣雙方共同決定市場價格與交易量的功能。

提出

亞當斯密於1776年在國富論中提出一隻看不見的手(An Invisible Hand)

功能

引導消費

可接受的價格,消費者才會購買,通常跌價會多買。

引導生產

生產者生產有利可圖的財貨,引導解決生產什麼、生產多少

生產者選擇低成本的生產要素,引導解決如何生產

引導分配

高所得者買高價品,低所得者買低價品,引導解決為誰生產

特性

自利心驅使下,價格機能才能充分發揮。

 

2-7.2市場均衡(Market Equilibrium)

意義

在市場上,市場供需達到平衡時的狀態。

DS

提出

馬歇爾的均衡價值論(Theory of Equilibrium Price)

說明

均衡點E

需求曲線與供給曲線的相交點。

均衡價格P*

生產者願意接受價格=消費者願意支付價格

PdPs

均衡數量Q*

又稱為均衡交易量。均衡價格對應的數量。

QdQs

失衡

調整

價格=P1

供給量P1B>需求量P1A→產生超額供給(供過於求)→生產者降價求售,出清存貨→供給量減少,需求量增加→趨向均衡。

價格=P2

供給量P2G<需求量P2H→產生超額需求(供不應求)→消費者競相出價,價格上漲→供給量增加,需求量減少→趨向均衡。

 

2-7.3供需變動的影響

2-7.3.1供給不變,需求變動

需求增加→P↑,Q

需求減少→P↓,Q

 

2-7.3.2供給變動,需求不變

供給增加→P↓,Q

供給減少→P↑,Q

 

2-7.3.3供給與需求同向變動-同時增加

供給增加>需求增加

P↓,Q

供給增加=需求增加

P不變,Q

供給增加<需求增加

P↑,Q

 

2-7.3.4供給與需求同向變動-同時減少

供給減少>需求減少

P↑,Q

供給減少=需求減少

P不變,Q

供給減少<需求減少

P↓,Q

 

2-7.3.5供給與需求反向變動-供給增加,需求減少

供給增加>需求減少

P↓,Q

供給增加=需求減少

P↓,Q不變

供給增加<需求減少

P↓,Q

 

2-7.3.6供給與需求反向變動-供給減少,需求增加

供給減少>需求增加

P↑,Q

供給減少=需求增加

P↑,Q不變

供給減少<需求增加

P↑,Q

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